从事中郎:魏晋时官名,为将帅的幕僚。
刘宝曾经是服苦役的囚犯,扶风王司马骏用五百匹布把他赎了出来;不久,又任用他为从事中郎。当时将这件事传为美谈。
23.王平子、胡毋彦国诸人,皆以任放为达,或有裸体者。乐广笑曰:“名教中自有乐地,何为乃尔也?”
王平子:王澄(267—312),字平子,西晋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。王衍弟。曾为成都王司马颖从事中郎。后任荆州刺史。日夜纵酒,投壶博戏,不理政事;又残杀巴蜀流民,激起杜弢等流民起义。后征为军谘祭酒,途中为王敦所杀。 胡毋彦国:胡毋辅之,字彦国,晋泰山奉高(今山东泰安东)人。嗜酒,不拘小节。初为繁昌令,迁尚书郎,以参与讨平齐王司马冏功封平阴男。中原大乱,渡江后官至湘州刺史。他自幼有高名,善知人,与王澄、王敦、庾俱为太尉王衍亲近,号称“四友”。
任放:任性放纵。
裸体:刘注引王隐《晋书》,说三国魏末,阮籍嗜酒放任,露头散发,裸露身体,伸开两脚,箕踞而坐,不拘礼法。后来的一些贵族子弟,像阮瞻、王澄、谢鲲、胡毋辅之等人,都学阮籍,说是“得大道之本”。他们解下头巾,脱掉衣服,不堪入目。其中最厉害的称为“通”,其次的也称为“达”。
乐广(?—304):字彦辅,晋南阳淯阳(今河南南阳东南)人。少孤贫,王戎举为秀才。善清谈,尚名教,论人必先称人之所长。与王衍齐名。代王戎为尚书令,故称“乐令”。
名教:以正定名分为中心的儒家礼教。依魏晋人之说,“君臣父子,名教之本也。”三国魏以后,名教成为与老庄自然之教的对立面。阮籍、嵇康等发展了蔑弃礼法名教之说。乐广也是玄学名士,却不满意于任性放荡的风气。 乐地:快乐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