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南昌KTV招聘网 > 南昌热点资讯 > 南昌学习/知识 >  “短陌”是中国古代铜本位货币体系所特有的现象很早就出现在经济

“短陌”是中国古代铜本位货币体系所特有的现象很早就出现在经济

2022-08-08 19:40:01 发布 浏览 788 次

“短陌”是中国古代铜本位货币体系所特有的现象,很早就出现在经济活动之中。关于出现原因,学界认识不一,其最初原因与采用铜币形式但铸币权不统一有关,此后发展中,又复合了产铜量与钱币铸造量无法满足交易需求、商业行为中奸诈之人恶意“取人长钱,还人短陌”从而获利、政府有意以之作为克扣手段来增加财政收入、市场中的通货膨胀导致点检钱数困难因而以贯论钱等复杂因素。唐代政府曾将不足数的短陌钱定为非法,进行打击,但是唐宪宗时期,政府为平定藩镇叛乱而面临筹措庞大军费的压力,曾经采用从“足陌”钱中抽取一定数额以补助军费的权宜之计,使得市场流通的“陌钱”不足数。此后,经过晚唐、五代时期,“短陌”成为官方承认的常态形式,并为宋代政府所继承。

宋代钱币陌数混乱,使得钱数计算十分麻烦。人们在用钱时,经常面临不同陌制之间的换算问题,特别是“足陌”与“省陌”之间的换算,几乎成为必备能力。但是这种换算并不像加减法那样简单,是一种专门算术知识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。即使在官方、在文化人中,也经常出现换算错误。但是,从货币发展角度来看,“短陌”的实行,使得货币作为价值尺度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意义逐渐淡化,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得到凸显,这成了纸币这一货币符号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基础。

都市钱陌:官用七十七其;街市通用七十五工;鱼、肉、菜七十二陌用;金银七十四本;珠珍、雇婢妮、买虫蚁六十八令;文字五十六陌北。行市各有长短使用到。

其官用七十七:此指宋代短陌制中的“官陌”,也叫“官省钱”或“省钱”,是由官方制定、以七十七文为陌的标准短陌。与官府相关的经济行为,诸如赋税、薪俸、物价、铸钱等方面,都不同程度地使用“官陌”。北宋“官用七十七”的规定,是继承五代旧制的结果。唐代政府本将不足数的短陌钱定为非法,进行打击。宪宗时期,急需筹措巨额军费平定藩镇叛乱,“内外用钱,每缗垫二十外,复抽五十,送度支赡军”(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)。“缗”指成串的铜钱,每串一千文。亦即先承认每缗少二十文为合法,再从中抽出五十文,交给官方补充军费。这种作为权宜之计的垫抽,形成了“九十三陌”的短陌。穆宗长庆元年(821),下诏“从俗所宜,内外给用,每缗垫八十”,“九十二陌”合法化。天祐年间(904—919),降为八十五陌。到五代时,又降为八十陌。元人马端临《文献通考·钱币考二》中说:五代后汉隐帝时,三司使王章聚敛刻急,“旧制:钱出入,皆以八十为陌。章始令入者八十,出者七十七,谓之‘省陌’”。法定的短陌,至此定以七十七陌为下限。北宋政府的“官用七十七”即承此而来。宋僧文莹《湘山野录》中说,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为亡友石曼卿撰写墓表,因其碑文拓片被定力院僧人以“半千买得”,觉得价钱太低,受了污辱,回来怒骂违反约定、私自售卖拓片的僧人秘演说:“吾之文,反与庸人半千鬻之,何无识之甚!”秘演慢条斯理地安慰他说:“学士已多他三百八十三矣。”欧阳修更怒,问秘演什么意思,秘演说:“公岂不记作省元时,庸人竞摹新赋,叫于通衢,复更名,呼云:‘两文来买欧阳省元赋!’今一碑五百,价已多矣。”意思是说,当年你省试得中的那篇赋,被庸人大肆翻抄售卖,要价只有两文,现在一份碑帖卖了五百文,已经贵了三百八十三文了。欧阳修转怒为喜。这里所说的“半千”“五百”,都是“官用七十七”的“官陌”标准,即五百文省,按七七折转换,为三百八十五文足,所以说比“两文来买”的“欧阳省元赋”多三百八十三文。南宋周必大有《题东坡子高、无雪二帖》:“丙午秋,有衣冠子持坡帖两纸,从小儿鬻钱。以七十千官陌得之。”“七十千官陌”,折合实钱五万三千九百文足。

工街市通用七十五:此指宋代短陌制中的“市陌”,是根据北宋东京的情况而规定的以七十五文为百的短陌。相当于把都城东京看成一个区域市场,制定了区域内统一的短陌标准。孟元老特意介绍北宋东京的“市陌”,可能侧面证明了宋朝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全国市场,不同的区域市场根据各自的具体状况,存在不同的短陌标准;也可能因为从北宋末年到南宋高宗时期《东京梦华录》成书时,“市陌”的标准发生了变化。

用鱼、肉、菜七十二陌:此为宋代短陌制之一种,适用于都市民生相关的主要副食品行业,用于交易的物资属于居民基本消费,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“菜篮子”产品。这种以七十二文为陌的短陌,是在“官用七十七”的基础上再扣除五文而得出的数字,被称为“依除”。北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中记载了一个与之相关的京师趣事:“用钱之法,自五代以来,以七十七为百,谓之‘省陌’。今市井交易,又克其五,谓之‘依除’。(真宗)咸平五年,陈恕知贡举,选士最精,所解七十二人,王沂公曾为第一。御试又落其半,而及第者三十八人,沂公又为第一。故京师为语曰‘南省解一百依除,殿前放五十省陌’也。”“一百依除”,正合省试“所解七十二人”之数;“五十省陌”,即为“官用七十七”的一半,四舍五入后约等于御试“及第者三十八人”之数。在这里,“依除”和“省陌”成了科举考试通过率的代称。开科取士也用钱串子形容,既体现了宋人的幽默,又可见他们对计算钱币的省陌制是如何习以为常了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